来源:米乐m6登陆 发布时间:2025-04-19 22:54:2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各大品牌纷纷被点名,而一向被视为健康食品的酸奶,这次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令人惊讶的是,市面上许多我们每天信赖的知名酸奶品牌,其实不过是经过调配的“科技饮品”。
《食品安全法》在某些企业面前形同虚设,监管的缺失让资本肆意操控市场。这些所谓的高端酸奶,真的可以让我们掏腰包吗?
去年8月,北京一位母亲在网上爆料,她的孩子喝了某知名品牌简爱的酸奶后,嘴里有灼热感,喉咙也感到疼痛。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大量网友跟帖表示,自己购买了同一批次的产品,同样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还有人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消毒水气味。
更让人揪心的是,一位孕妇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为了控制糖分摄入,一直选择这款标榜零添加的酸奶,却没想到因此患上了急性肠炎,最终住进了医院。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并非孤例。央视315晚会揭露,市场上不少打着高端旗号的酸奶品牌,虽然包装精美、概念繁多,但实际上只是披着羊皮的狼。
记者随机选取了7款热销酸奶进行仔细的检测,结果发现没一款符合国家发酵乳的标准。
信源:新民晚报——《召回、下架!知名酸奶塌房,被曝“84消毒水味、辣嗓子”!有人吃出急性肠炎!》
它们声称是“原味”“零添加”,但配料表中却赫然写着“白砂糖”“香精”“增稠剂”。事实上,这一些产品本质上是勾兑而成的含乳饮料。
与真正的酸奶相比,这些所谓高端品牌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有些甚至存在细菌超标的问题。长时间喝有几率会使肥胖、龋齿,甚至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一些产品的包装上,“饮品”二字往往小得难以察觉,而“酸奶”二字则异常显眼。这种设计显然是为了故意误导消费者。
生产一瓶真正酸奶的成本并不低,从牧场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而勾兑饮料则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获得高额利润。
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冒充酸奶的饮料,利润率能够达到七八成。即使被曝光,它们也能通过更换包装重新上市。
早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就明确规定,食品标签不得含有虚假信息,违规者最高可罚款50万元。
然而多年过去,监管依旧宽松,处罚力度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不法商家钻了空子,消费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在这次风波中,面对公众的质疑,多个品牌仅仅用“温度不当”“过度发酵”等模糊理由搪塞,绝对没给出合理的解释。这种企业道德的缺失,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当然,酸奶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但所有的创新都应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核心,而不是借着“科技”的名义行欺诈之事。
当务之急是加强维权意识,监管部门需要尽快介入,严查并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同时加大对虚假宣传的惩罚力度。
此外,建立全链条追溯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特别的重要。只有让我们消费者买得明白、喝得放心,才能推动酸奶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就在某被曝光企业的仓库里,300万瓶改标的商品正等待流入县域市场。这提醒我们,食品安全不单单是每年315的一场突击战,而是每个消费者日常认知的提升过程。
只有摆脱盲目追随的心态,理性选购产品,才能用实际行动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再到如今的酸奶门,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不仅关乎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正处级舅舅退休到我单位喝茶,见到领导愣住了:他提拔不了,你别跟他卖命工作了!
一个肚子生出了两个性格的宝宝,哥哥大哭,弟弟一脸淡定,网友:弟弟情绪好稳定啊
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联合胶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走进胶州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开展健康科普活动
劳动实践植百草 中药飘香传文化——山东省青岛第二学校举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Copyright © 2016 米乐m6登陆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 浙ICP备12005412号